• 首頁
  • 關於我們
    • 宗旨與緣起
    • 現任理監事
    • 歷任理事長
    • 觀音線大事記
  • 服務項目
    • 電話協談
    • 長者關懷
    • 東區單親家庭服務
    • 社會關懷
  • 最新消息
    • 最新活動
    • 最新公告
  • 課程資訊
    • 觀音線
    • 東區單親家庭
  • 贊助支持
    • 捐款
    • 捐物
    • 徵信
    • 徵信查詢
  • 志工招募
    • 志工分類
    • 培訓課程
    • 我要報名
  • 活動紀實
    • 協談線
    • 長者關懷
    • 會務行政
    • 心理衛生推廣
    • 年度成果報告
  • 聯絡我們

×

Search

臺北市觀音線心理暨社會關懷協會
  • Home /
  • 觀音線會刊 /
  • 第48期

[會刊47期] 八仙塵爆心理關懷專案

發佈: 2016-04-27

●八仙塵爆心理關懷專案
臺北市社會局許立民局長(右一)肯定國際扶輪3520地區與觀音線於八仙塵爆事件後,發揮「一方有難,四方來援」的精神,由國際扶輪3520地區總監林華明先生(左二)代表委託觀音線承辦「扶持關懷專案‧八仙塵爆燒燙傷者與其家屬之心理服務計畫」,本會理事長蔡英玲(右二)代表接受承辦;左一為本會理事鄭榮城先生。

[會刊47期] 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 親子冒險體驗營

發佈: 2016-04-27

●親子冒險體驗營
精心設計的冒險遊戲,讓親子互動更緊密;小朋友體現互助的精神、發揮創造力、培養領導統御的能力。

[會刊47期] 單爸酸甜苦辣

發佈: 2016-04-27

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當最小的女兒誕生不久,孩子的媽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更好的生活,離開了我與三個小孩去打拼自己的事業。這一去,等待了十年,最後卻是一張協議書。那時的我真的很難過,到現在仍認為是自己的事業心不夠,安於現狀才造成妻子的離去。由於上面還有需要扶養的母親,下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小孩,為了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時間感傷,於是很快的振作起來,為大家的生活打拼。

在其他人的眼中,我是一個前揹一個、後揹一個,手上還牽一個的「奶爸」,機車通常也是前一個、後兩個「四貼」的狀況。常常帶著他們去各個地方遊玩,我認為自己在小孩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大玩偶」的角色,同時也認為帶著他們很辛苦但也很好玩、開心,有一種在遊玩陪伴中一同成長的感覺。

但就算如此,我也有許多擔心的地方,特別是擔心孩子不聽話,尤其是為了賺錢養家,無法時時刻刻看顧孩子的情況下,更是怕他們不知不覺中走錯了路。所以最初的教育方式是狠狠的教訓我最大的孩子,打得很狠,甚至還讓他站在罐頭上罰站,讓另外兩個小的作為警惕。這樣小的兩個就會乖乖聽話,但最大的孩子會一直有「為什麼都只有我會被教訓」的想法以及許多不滿的情緒,而那段時間與我的關係也越來越差。

有句俗話說:「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不管是打在他身上的時候,還是之後和我關係變糟時候,我的心像是被鞭子抽了一般,一陣一陣的,不能停止。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只有想到用這種高壓的方式來管教小孩。直到在友人的介紹並幫小孩報名藝術治療課程,開啟了我與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的連結與學習的契機。之後也會常常去參加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舉辦的各式各樣課程,並開始學習親職技巧、同理的技巧。也藉由男人的團體的方式得到了許多情緒上的支持、更多抒發的空間、以及擴大交友圈。

慢慢的,我改變了我的教育方式,把學習到的東西回饋到小孩身上,同時變得更了解他們的情緒與想法,並能更開放的和他們互動。也在一次和小孩一起活動的機會,我鄭重的為自己長久以來的打罵教育向大兒子道歉!

等他長大一點,他開始為自己的需求打工,可能是經歷過社會的磨練吧!感覺到他有了很多成長,比較能體會我為了養家而做的許多付出。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某一年機構的尾牙,我的大兒子站到臺上,對著臺下參加的成員們說:「我沒有要講什麼,只是想說我很愛我的爸爸!」那時聽到的當下所產生的感動,真的難以言喻。

我很開心的是,在經濟很拮据的情況下,能好好的把我的三個小孩養大,而小孩們也能以我這個爸爸自豪。現在,他們都漸漸的長大了,但距離進入社會仍有一段時間,所以我仍是家中的經濟支柱。近幾年因為經濟不穩定,加上年齡漸漸增長,實在很擔心現在的工作會突然就消失。只希望我能平平安安的把小孩扶養成人。

[會刊47期] 電話協談 21期志工培訓

發佈: 2016-04-27

協談志工的培訓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是因為協談是人與人,心靈與心靈的對談,與一般朋友談天說地有一定的不同。從一開頭聽懂來電者的話,許多功夫與細節需要留意。過程中也漸漸能覺察到,對方情緒、認知、人際模式等,同時能鼓勵與支持、無條件不評斷地做對方的啦啦隊。當無助、苦惱,感到無人可說的孤獨時,觀音線電話協談就是他們心靈的避風港!

  1. [會刊47期] 聞聲救苦的修行道路-觀音線電話協談服務
  2. [會刊47期] 學習同理心與自利利他
  3. [會刊47期] 長者關懷 安康參訪齋明寺
  4. [會刊47期] 長者關懷-浩然敬老院
  5. [會刊47期] 佛法與心理系列課程 1

第 1 頁,共 2 頁

  • 1
  • 2
  • 下一篇
  • 最後

觀音線文集

  • 會刊
  • 文章

聯絡我們

105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699號9樓-1
行政電話:(02) 8787-3072
傳真專線:(02) 2764-3602
Email: kuanyinline@kuanyin-line.org

心理協談服務時間

愛♥牽手家庭與情感關懷專線:(02) 2768-7733
週一~五 14:00-17:00;19:00-21:00

捐款方式

轉帳/匯款捐款(成功後,請來電告知:收據抬頭與地址)
銀行名稱:第一銀行中崙分行
銀行代碼:007
銀行帳號:142-10-074254
帳戶名稱:社團法人臺北市觀音線心理暨社會關懷協會

立即線上捐款 (點我)

單親家庭服務時間

單親家庭服務專線:(02) 2768-5256
傳真專線:(02)2764-8502
週二.四.五.六 9:00-18:00;週三 13:00-21:00
Email: kuanyin@kuanyin-line.org

© 2022 臺北市觀音線心理暨社會關懷協會

Member Login

  • 忘記你的帳號?
  • 忘記你的密碼?
Go Top
  • Facebook 粉絲團
  • Youtube 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