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我們
    • 宗旨與緣起
    • 現任理監事
    • 歷任理事長
    • 觀音線大事記
  • 服務項目
    • 電話協談
    • 長者關懷
    • 東區單親家庭服務
    • 社會關懷
  • 最新消息
    • 最新活動
    • 最新公告
  • 課程資訊
    • 觀音線
    • 東區單親家庭
  • 贊助支持
    • 捐款
    • 捐物
    • 徵信
    • 徵信查詢
  • 志工招募
    • 志工分類
    • 培訓課程
    • 我要報名
  • 活動紀實
    • 協談線
    • 長者關懷
    • 會務行政
    • 心理衛生推廣
    • 年度成果報告
  • 聯絡我們

×

Search

臺北市觀音線心理暨社會關懷協會

【文章】因為有那樣的經歷,才有今日的我......

作者 觀音線
建立: 2018-11-09
點擊數: 1097

為何酗酒父母養大的雙胞胎,一個是律師、一個卻成社會毒瘤?研究結果讓心理學家超驚訝...

奧地利心理學家兼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因為是猶太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關進納粹難民營。
他說過,當家人、工作、財產、身上穿的衣物都被剝奪,
處在唯有等死的絕望狀況下,
可以到最後都不放棄希望,存活下來的人有個共同的特徵,
大家都找到了自己之所以存活下來的那份「意義」。


譬如,只有找到「我還有未完成的工作」、
「我還有等著我生還回去的家人」、
「我要活下來昭告世界」,
讓大家不再遭遇如此的酷刑」等存活意義的人,
才能忍受這般難以想像的酷刑而存活下來。

弗蘭克曾經這麼說:「人是探求意義的動物。」

人生本來就無法事事如意。
可能某一天就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悲劇」。
如果真遇到這種事, 或許只能說自己不走運。
可是,如果一直抱持著被害者意識,
老是在想「為何自己一定要遭遇這種不幸?」的話,
情況是不會好轉的。
為了再重拾精神上的富足感,
一定要找出不幸事件所隱藏的某種積極的意義。

我曾聽過這樣的故事,故事發生的地點確定是在美國。
故事的主角是一對雙胞胎姊妹。
在姊妹二人尚年幼時,父親因為外遇而離家出走,
母親因為丈夫的離去每天與酒為伍。
最後變成酒精中毒,無法養育這對女兒。
那麼,這對雙胞胎姊妹往後過著什麼的人生呢?
事實上,這對雙胞胎的姊妹過著完全相反的人生。
其中一位不斷做著違法的事,還因為吸麻經常進出監獄;
另一位則是苦學考取律師執照,
並跟同為律師的同事結婚,過著幸福的人生。
電視台對於這對在相同家庭環境成長、卻過著相反人生的雙胞胎姊妹很感興趣,
有一天分別採訪兩個人,
問她們:
「妳覺得自己為何會過著這樣的人生呢?」
想不到兩人竟然異口同聲地說—
「在那樣的家庭長大,任誰都會是這樣的人生啊!」

那麼,兩人的人生究竟有何不同?
之所以會有所不同,是因為對於發生的事看法不同所致。
經常進出監獄的那一位認為:「因為我在如此亂糟糟的家庭長大,自己會變成爛人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當上律師的那一位則認為:「因為我在如此不好的家庭長大,當然要過著不一樣的人生。」
這個例子可以說是所謂的定義改變人生的最佳例子吧?

請各位回顧一下你的人生。
當不幸降臨自己身上時,
那一刻當然會覺得人生悲慘,
可是過一段時間再回顧那件事時,
是否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有那樣的經歷,才有今日的我。」
相信大家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吧?
乍看之下「毫無意義」的事,如果仔細探尋,一定能發現某種積極的意義。
而且,發現意義的追根究底對象正是自己的人生,也就是所謂的存在意義。

作者介紹| 榎本英剛
1964年出生,兵庫縣人。一橋大學法學部畢業,至美國舊金山的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CIIS)留學,取得組織開發、改革學的碩士學位。2000年,成立CTI JAPAN(現在的WAKE UP株式會社),開始在日本提供教練訓練課程。後來,居留英國期間,邂逅了「轉型城鎮」(Transition Town)與「Change The Dream」兩個世界級的市民運動,於是創設了NPO法人轉型日本(Transition Japan)與NPO法人Seven Generations。

轉載 :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68005?fbclid=IwAR0ryoThgpT8izyYyzCxN5WxKha2Hlzydgbn5QvpPOyh6AoRiBOS-EgVJUk

Twitter

觀音線文集

  • 會刊
  • 文章

心苦人療癒專欄

【心苦人療癒專欄】我孩子的身體,不屬於我-談孩子的身體自主權
【心苦人療癒專欄】他們告訴我:「家的完整是女人最大的幸福!?」
 
【心苦人療癒專欄】你被性侵自己要負責-談性侵害迷思
【心苦人療癒專欄】藏在淚水的秘密
【心苦人療癒專欄】在家沒隱私,我要怎麼建立自己的界限?
  愛牽手專線 專業督導 鄒孟栩諮商心理師 近日收到一封心苦人投書: 最近正在坐月子,但坐月子的生活真...

聯絡我們

105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699號9樓-1
行政電話:(02) 8787-3072
傳真專線:(02) 2764-3602
Email: kuanyinline@kuanyin-line.org

心理協談服務時間

愛♥牽手家庭與情感關懷專線:(02) 2768-7733
週一~五 14:00-17:00;19:00-21:00

單親家庭服務時間

單親家庭服務專線:(02) 2768-5256
傳真專線:(02)2764-8502
週二.四.五.六 9:00-18:00;週三 13:00-21:00
Email: kuanyin@kuanyin-line.org

捐款方式

轉帳/匯款捐款(成功後,請來電告知:收據抬頭與地址)
銀行名稱:第一銀行中崙分行
銀行代碼:007
銀行帳號:142-10-074254
帳戶名稱:社團法人臺北市觀音線心理暨社會關懷協會

立即線上捐款 (點我)

© 2022 臺北市觀音線心理暨社會關懷協會

Member Login

  • 忘記你的帳號?
  • 忘記你的密碼?
Go Top
  • Facebook 粉絲團
  • Youtube 頻道